《“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健康素养促进已成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要抓手。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进展成效。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米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
宣传司副司长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通过个人、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10年前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提前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
十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加强健康教育,推动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这十年,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和期盼越来越高。国家卫生健康委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深化医改,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群众对维护和促进健康有了更加主动的意识、更加多元的手段、更加全面的能力,期盼得到更多“好看、好听、好记、好用”的健康知识。
这十年,健康教育工作努力走近百姓身边、贴近大众生活。《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了政府的法定职责,各级政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健康教育送进乡村、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家庭,建设群众身边的健康环境。
这十年,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健康工作者的积极投入和主动响应。各级专业机构针对当地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编写核心信息,提供健康服务。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一线开发和使用健康教育处方,叮嘱患者和家属如何生活得更加健康、促进早日康复。他们面向社会进行健康科普,引导群众通过关注自身、改变行为来促进健康,让健康教育成为远离疾病的良方。
这十年,健康教育活动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媒体开设健康科普栏目,邀请专家讲授健康知识,进行形式多样的传播。行业协会、学会发挥各自优势,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得通俗易懂,更好地送入寻常百姓家。社区、学校、企业主动承担健康责任,维护居民、师生、职工的身心健康。用千千万万个健康小细胞构筑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础。
健康教育对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冠疫情防控注重医防结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群众能够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强健康科普,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等,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包括病毒传播途径、规范消毒、个人防护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解读,相关信息也通过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推动广大群众掌握防控的健康知识,减少恐慌情绪,增强防控信心。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健康科普和教育活动。例如通过组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举办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编写健康教育丛书、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试点等,让专业防控知识转化为人民群众能掌握的健康能力和理念,让群众“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染病防控中来,共同提升全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多措并举打好健康科普组合拳
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少得病、晚得病”,提升健康寿命。这也是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的一个重要体现,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在健康科普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是主阵地,医务人员是主力军。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推动医疗机构多措并举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国家和各省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鼓励医务人员更多地参与到健康科普工作中来。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开展义诊、巡诊,到基层带教、查房,开展健康讲座,参加健康脱口秀,有的个人开通了新媒体账号等,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广电总局等9部门联合签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监管的主体以及相应的责任,打通健康科普的“传播渠道”。
有了“生产方”,再有好的“传播渠道”,就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好的健康科普信息。通过专家库和机制的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科学、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知识,营造清朗的媒体健康科普环境,联合媒体来增加健康知识传播频率、扩大传播的范围,从而能够将更多、更优质的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虽然我国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有了提升,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仍需要久久为功,仍需要每个人、全社会的继续努力。
文并图:本报记者 朱燕 侯杰
编辑:李志鸣
校对:耿 静
审核:叶 冬